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48节 (第6/8页)

孙铤却已来不及看了,作为副主考,他还有出题的任务在,此时众考生第二场已经考完,第三场的策论该由主考与副主考二人商量着出题。

    等到士子们考策论的这天,《诗》一房的全部考卷已经批改完成,就等孙铤一份份细看了。

    孙铤这日中午才看到乙号房的这套卷子,见梁大中与王家卿俱是荐,且王家卿的评语并不似平日那般保守,当下他便展开朱卷,细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便看了有一刻钟。

    孙铤瞥了一眼先前令他犹豫不决的两张考卷,只觉和眼前这士子的考卷比起来,之前考生的文章像是失了颜色一般。

    孙铤不由心想,这文章也不知何人所作,四书文叙事严谨、条理分明便也罢了,五经文章更是充满丘壑,足以作为一房之经魁。

    “好文章,当真是好文章。”

    作为翰林院编修,孙铤干的便是精细活,且《永乐大典》内容庞杂,堪称类书之大成者,他为了校阅此书,便是再冷门的典故都能知晓,各房呈上来的考卷中,便有士子胡编滥造典故以欺

    瞒考官,但到了孙铤这里,士子的胡诌他一眼便能辨别出来,但乙字房这张考卷却字字珠玑,引用典故涵盖经书史书,便是孙铤也不得不赞叹这考生博学。

    他在这张考卷卷首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高荐。

    而在这之后,尽管孙铤阅览了数篇文章,但在他心目中,依旧是这张考卷为最佳。

    阅卷完成后,孙铤将《诗》、《春秋》及《礼记》三房的考卷呈送到主考面前,王希烈主要审阅的是《书》、《易》二经,但在所有考卷批阅完毕后,两位主考、各房的阅卷官将集中在一起,审定最终取中的考卷。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