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48节 (第7/8页)


    二、三场考试完毕后,众考官日夜不休地将试卷阅完,最终选出了一百三十五份卷子,由于今年取消了“皿”字号,众士子的卷子都聚在一处,也不知谁是生员谁是监生。

    考生们的三场考卷也按其号舍归类在了一起,能被选中的,都是考官们一致认定三场俱佳的卷子。

    “《易》、《书》两房的经魁已是定了,《易》之经魁为己字房亥号卷,《书》房经魁为甲字房丑号卷。”

    王希烈将视线投向孙铤:“余下三房的经魁文和兄可决定了?”

    “已是定了,子中兄觉得如何?”

    孙铤挑中的文章王希烈已经过目了,两位主考之间有了默契,自然不会再容他人置喙。

    五经魁既已定下,接下来便是排定前五名次的时候,贡院内,负责监考的是南京道江西监察御史贺贲,直隶提学御史耿定向、应天府尹谭大初等人也在一旁。

    五份考卷摆在王希烈及孙铤眼前。

    “乙字号房治《诗》的士子得圈最多,《易》之己号房的士子文章同样出众,解元便在这二人中产生,诸位没有异议吧?”

    就算有异议,场中众人也不会说出来。

    两京乡试与各布政司不同,各布政司的乡试通常由巡抚衙门垄断,考官也由巡抚聘请,因而看巡抚脸色的考官多,解元是何人通常也由巡抚决定。

    南直乡试则不同,主考是京官,还是翰林,那是天子近臣,便是应天巡抚及凤阳巡抚的面子都可以不给。

    这便是两京乡试由朝廷任命主考的意义所在,若是天子任命的主考都要受地方上的掣肘,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将应天乡试的任命权收归到朝廷,依然如往年那般由南京礼部定了便可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