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42节 (第3/11页)
的大官随便就能拿捏,但与下面又隔着县一层官吏,不好全管全辖,万一被下属欺上,到时候说不定非己之罪还要受连累。”孔宵明自己也有独到的见解。 听他这样畅所欲言,沈崇崖也顺势而言:“况且刺史官级不上不下,在此位置之人,大多铆足劲儿朝上使力,杨敷怀为何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就是想在此次大考之年给自己挣条回京的出路么?”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越是难任,却也是重任,我就在郡上以通判之位代行过刺史之职,自然知道其中难处。只是正因我曾为之,我才能成为今日之我。这个位置之难,才是一种历练和考验,总不能因难做而望而生畏,也不能因难做而像姓杨的一样‘另辟蹊径’。你们今日懂得了这个道理,也算没有白白经历这些担惊受怕。须知越是承上启下之处,避让隐忍和一味蛮干鲁莽都是不可取的,略有转圜才是真正的手腕,只要大节无失,细节上的正反计较太多便是给自己设限,只会令那些全无下限之人更张牙舞爪欺辱你的投鼠忌器。” 沈崇崖略有些惭愧,他明白卓思衡有提携自己的意思,才将揭发杨敷怀一事托付重任,可他跟老鼠见猫一般,实属无礼。 而孔宵明在之前被杨敷怀近乎嚣张的排挤与构陷后,经此一点,更明白了其中道理,之前钻过的牛角尖,一时也变作了通途大道。 卓思衡拍了拍孔宵明的肩膀,笑道:“听了郡官难做的困顿,你是否还愿意在伊津郡郡望之上为官呢?” 孔宵明再愚鲁也听出来,卓思衡是要将自己提到郡上,他心中如何不喜,却忽然转忧道:“可我在县里还没教完书……” “你当了郡望官吏,自然可以布置得力人手,将你自己教习百姓的理念贯彻至各个县乡,不是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