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王九龄的劝谏! (第4/7页)
李太乙拆开信鸽绑腿上的消息,只是看了一眼,神色凝重了不少。 “通知下去,东宫那边准备动手了!” …… 这场暴风雨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迅猛得多。 三天之后,还在玉龙宫中,听候差遣,帮忙运筹帷幄的张守珪就收到了一纸调令,西北突厥再生动乱,张守珪顺势被调往边陲。 ——之前突厥大战,时候张守珪被封了左郎将,挂职于西北边陲,这本来是个虚职,但却被东宫利用,调出京师。 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宫中便再次传来消息,大皇子在东宫遇刺,此事引得大皇子勃然大怒,借此整顿禁军,由于刺客最后逃走的地方是在王海宾所在禁军负责的区域,王海宾直接被革除禁军统领的职位。 而他训练的禁军也被东宫接管,交由另一名禁军统领负责。 至于王海宾,则被调往岭南,替朝廷训练新兵,戴罪立功。 不过短短一旬,章仇兼琼、阿不思,包括朝中投靠三皇子的朝臣,全部都被这样那样的理由,调出京师,或者剥夺官职,贬谪边荒。 一切都像计划好般,来得迅猛不已,而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几天后的吴梦龙案。 李太乙身边的张九龄也被卷入了这起买官卖官案,关进了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 更重要的是,二皇子向唐皇诬陷王九龄买官,关进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 冬至,虽然艳阳高照,却刮着凌厉的寒风,仿佛在预示着什么,让人阵阵发凉。 大理寺殿门外,行人稀稀,一道颀长的身影在道路尽头默默等待着。 锵! 不知道过了多久,伴随着一阵金属碰撞声,一道颤巍巍的身影从里面走了出来。 “九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