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1/5页)
她记得,朱元璋时期,给一个县的秀才指标每年是二十个…… 董管事也在仰头猛灌水,四十岁的人了,他发誓他这辈子没说过这么多话。 也没听过那么多方言! 官话里夹杂着形态各异的方言。 凤阳府! 滁州府! 庐州府! 甚至还有江西的! 还有个学生说的话,像鸟叫似的。 叽叽叽渣渣渣。 他一问,得嘞,温州府的。 他一早上,除了“您慢点说”就是“劳您再说一遍”,便也没别的了! 董管事咽下水,“青城山院算是咱们南直隶人数较多的书院,咱们府学风昌盛,乔山长探花郎名声在外,故而不仅咱们本府及邻近府的学生喜欢来此求学,甚至其他布政司的学生也会送到青城山院来——等考试的时候再接回去参考,中考率可大大提升。” 这是在黄冈求了学,回西藏去高考啊。 显金无语,读书移民真是哪朝哪代都存在。 董管事道,“故而四百余人这个数目,应是准确的。” 显金把水放下,想了想,沉吟道,“那中午回去,再多装五十袋来!咱们今天争取保五争六。” 董管事咂舌,这……这胆子也太大了! 一个山院,顶天也就四百个人! 把夫子、教授都加上,也不过四百五十余人。 这算是每个人都要买一袋? 怎么可能! 山院里一百人里至少有三、四人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