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大明_第一百零七章 东昌,历史的拐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东昌,历史的拐点 (第4/8页)

少一人两马,大量的西域中亚血统的马匹比南军使用的混血蒙古马要跑得更快,且耐力极为可观。不过铁铉和盛庸及其亲兵的坐骑也是上上之选的良驹。竟然让朱能没赶上。看着要进入济南地界了。朱能不得不放弃继续追赶。幸好朱能停住了脚步,否则很难说济南拍出来接应的骑兵会不会让朱能铩羽而归。

    直到目前整个东昌之役已经和历史上大相径庭了。历史上燕王靖难自东昌之役开始艰难重重。几次死里逃生。最终在建文朝不断作死的情况下才艰难的扭转了战局。现在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燕王未来大概率是不会再上战场了。而整个燕军的进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军在几次被迅速的击败后。大量的回到南方的败军把惨烈的几乎一面倒的场面传遍了整个南军。将领们却始终不把真实的情况传递到中枢。使得那几个文官一直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一直在理所当然自以为是的出谋划策。这样的背景下,靖难之役不输才怪呢。

    东昌城中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南军早就被杀的胆寒了。所以接收俘虏变的很配合。唯一让燕军辎重兵头疼的是南门那堵的死死的城门洞和东门前大营中尸横遍野的神机营炮兵杰作。随队的民夫虽然已经是见多识广了。但是这次的收敛尸体要比前几次轻松很多。起码碎尸并不是很多。唯一的相同是,绝大多数尸体都是献血流干的状态。原本的南军大营,建造寨墙的原木被拆卸下来围成了柴火堆。南军的尸体被堆叠起来。大量的燃料被倒在了尸块上。最后把火药撒到了最上面。一把火上去,火药助燃。烧起来速度很快。然后淋上去的燃料“轰!”的一身爆燃。带着尸块燃烧起来。辎重兵有个忌讳,他们从来不吃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