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7 (第2/4页)
重,沈歌让人反反复复用皂荚、草灰、胰子等洗,洗完后烘干,洗出来的鸭绒残余的鸭子味仍比较重。这么重的鸭绒虽也能用来做被子,不过会牺牲舒适度,最终无甚性价比。 鸭绒被的制作过程太过繁琐,损耗的人工过多,若最终卖不上价,还不如不弄。权贵不愿用有异味的被子,而普通人用不起,弄出来也不过白耗人工。 荀飞光倒是对这鸭绒被挺感兴趣,偏头对沈歌道:“若真能做出来,弄做成衣裳穿在外头,在冬日对付北蛮中倒有大用。” 这东西轻便,将士穿上后不会像穿皮裘,穿棉衣那样臃肿不便,抬手都难以抬起来,战力自然高。有这东西在,占优势的将士收拾起北蛮来必有如神助。 沈歌掂量掂量手中的鸭绒,道:“理论上倒可行,不过做这鸭绒衣裳成本太高,纵使能做出来,普通将士也难穿得起。” 沈歌打算用普通棉布将这些鸭绒包好,而后让针线婆子将棉布缝成一格一格的模样,尽量使鸭绒在被子中保持均匀状态,而后在棉布上包一层绸缎,再缝一次,缝后又包棉布缝一次,最后套上被面。 层层叠叠的棉布与丝绸包下来,能最大可能地防止飞绒,不过造价亦奇高。 荀飞光听完沈歌的设想,问:“若是不包那么多层会如何?” “我估计里头的鸭绒会钻出来,这衣裳可能一年冷过一年,最后一点都不保暖。再者,若是里头鸭绒飞出来,飘在空中,人吸进鼻子里亦要难受半日。” “若直接用鸭毛做衣裳,不用鸭绒,如何?” “这可以试试,不过做出来的衣裳恐怕不大合适。鸭毛那管子太硬,做衣裳不够舒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