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等哀家掌掌眼 (第2/4页)
说“金革之事不避”,武将只有丧假、无丁忧,少年郎在朝堂上积极请缨,就这几条“古语”说服了御史们,纷纷站到徐简一侧,还夸他有志向、孙承祖业。 后来受伤回到京里,徐简倒是主动来御书房说了几次回家守孝去。 这一回,圣上反过来了,总归武将无丧假,文臣能夺情,硬留徐简在朝堂上,最后成了现在这样上朝露面,下朝去处未定的局面。 “算起来,徐老国公走了也快两年了,”皇太后感叹极了,“徐简议亲之事,此时开始相看,倒也不算早。” “正是这个想法。”圣上附和。 皇太后看向圣上,斟酌了一会儿,还是道:“哀家知道圣上惋惜徐简,可怎么就想到了云嫣这儿了?” 圣上没有瞒着皇太后,大致把事情讲了一遍。 “清略那孩子,嘴皮子是活络些,但不是个无中生有的,”圣上道,“他看得是对是错,您火眼金睛,到时候一看就晓得。 您若是觉得可以试着认识认识,我下回带徐简一道来探望您。 您要觉得这事儿不合适,就当我没提。” 皇太后的眼中精明之光一闪而过。 真论起来,圣上这番考量并无错处,也很周全。 这既是曹公公这样的身边人建言准确,同时亦是圣上能听得进去。 圣上没有直接把徐简叫来慈宁宫,而是先与她交个底、商量商量,行事已经给了自己与宁安尊重,皇太后又怎么可能连“认识认识”都不允许,直接拒绝呢? “哀家先不与云嫣提这事儿,”皇太后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