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_第44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 (第1/3页)

    原本他以为是自己的到来,无形中又改变了这时空的历史轨迹, 但系统倒是提出了另一个新角度的答案:

    它认为, 也许是因为史书中的秦国, 这时期桓猗已经早死, 李信又因攻楚大败一蹶不振,除了王氏父子、蒙氏父子等人, 偌大一个帝国将才早已青黄不接,朝中再没有新的一流武将了。

    不然秦末乱世之时,章邯一个少府文官,为何要挺身而出挑起武将之责?

    正因如此,始皇帝当时派军南征之时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矮个子里选高个提拔;

    而如今的秦国,得到了诸如李牧、曹参、周勃、章邯等数十名秦汉时期最星光熠熠的大将,堪称人才济济一堂,在这些如雷贯耳的当世名将面前,那些二流将领自然就黯然失色无人提及了。

    它这说法虽有些新奇,但明赫认真想了想——如果真是这样的,无论是对大秦还是将领而言,倒都是一桩阴差阳错的好事。

    至少,屠雎不会再死于征越途中,而任嚣与赵佗,也不会再有机会手握重兵而背叛朝廷。

    诚然,任嚣病逝后,赵佗在秦末乱世之中,以按兵不动的聪明之法,保全岭南成为了一片远离战事的净土——但他手中的大批征南大军,来自秦始皇当日殷殷托付的信任,而他,毫不迟疑地辜负了这份信任。

    作为也幻想着当秦始皇家崽崽的系统,它自然是赞同宿主观点的,还格外认真地分析道,

    “是啊宿主,秦末之时,胡亥固然昏庸无道,但无论是后来被迫降敌的章邯、还是王离,他们一开始都怀着报国之心想拯救大秦的!他们领军拼命在战场与敌人厮杀了很久,直到后来赵高开始杀李斯、杀冯去疾父子、架空胡亥大肆残害忠良,打了败仗的他们才不得不降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