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娇养太孙妃 第52节 (第2/6页)
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说法,却没有人一个人问一声太子如何了。也没有人体会顾及康熙将要的丧子之痛,都在告诉他不可,不能,不许。 为什么不可、不能、不许? 康熙当初做了那么多的决策,他们总是这样,不可不能不允许。 立太子如是,撤藩如是,收/复taiwan如是,桩桩件件,他做错了吗? 康熙几乎可以想象,如果太子真的出事了,这些人将来会如何的逼迫他,要他按照他们的意思行事。 太子还没死,他还活得好好的,他们就已经在暗中想要推举联名举荐新的皇太子了。 他们以为,这还是四大贝勒共政的时候吗? 他亲立的皇太子,是他们想废就可以废的? 如今西北将要有战事,这会儿不是撤藩的时候了,西北之事不会影响整个大清的政局,但朝廷动荡,绝非好事。 趁着这个机会,怕是去西北的直亲王也要动心思了。 若是太子没了,又不曾有新的承继人,那么接下来,他们只怕会真的要逼迫他选立他们看中的人了。 那这么些年,他费尽心思的抑制旗权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那将来想要改置八旗,又从何谈起呢? 他不决断,太子必死无疑。他若是满足了太子心愿,或者太子尚有一线生机。 罢了。当初这些人伤弘晳甚深,若他再不处置,只怕将来将这些人惯的都要剑指帝王了。 “够了!” 康熙抽出御案旁的天子佩剑,将写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