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土制炸弹 (第2/4页)
之为“自动手枪”。 然而,古代的黑火药,活性非常低,无法用碰撞激发,只能手动点火,如此便没有自动一说,子弹头与火药也必须分离—— 将弹头塞至弹夹前部,将火药填至弹夹后部,再在枪尾安置一枚火石; 没有弹簧,便用皮筋代替,将皮筋勾住击子,通过枪把内部连接扳机,手动下拨击子,同时拉紧扳机,如此手枪便相当于上了膛。 射击时,扣动扳机,皮筋松懈,击子迅速回弹,撞击火石产生火花,点燃弹夹中的黑火药,火药释放能量,推动弹头从枪管内射出。 传统工艺制出的火铳,肯定无法实现自动连发,不过转轮弹夹中有六个弹槽,只要手速够快,也能打出连射效果。 制造思路捋清后,接下来最大的难题便是火药——填充的火药没有弹壳,若控制不好用量,轻则炸膛,重则炸手。 古代的黑火药,威力究竟如何,还得细细考究。 宋澈单独拆开一卷烟花,提取了大约一斤黑火药,分两个罐子密封装载,再以细麻沾上药粉,搓成引线安置罐口,如此,一枚简易的土制炸弹便算制作完成了。 瞧瞧威力如何。 宋澈在溪边找了处空旷地,将罐子埋于碎石中,将引线拉长为一尺,以打火机点燃引线,迅速往后撤离,躲在一棵枯树后静观其变。 “滋滋滋……”裹着药粉的引线加速燃烧。 十息之后,引线燃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