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打工那些年_第372章 无奈与困惑(番外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无奈与困惑(番外二) (第2/4页)

汇钱买了台摩托车跑起了摩的;而堂客在家做姑娘时赶潮学过两年缝纫,有些基础,便进了一家小型服装厂踩电车;俩公婆在附近租了间不到20平米的简易民房,清明不分日夜地跑摩的,一天也能挣上百来块钱。

    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清明因没有《暂住证》被抓进了当地的联防队,好在出去时带上了《结婚证》,才没有冠上“非法姘居”一罪;最后,清明堂客千求万拜地请房东出面,并花了2000块钱才赎出人来。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外来人口暂住证》可谓是那些年东莞的一张黑名片;率先在东莞发起后,迅速被珠三角的其它地方借鉴;整栋的出租房还好,租金高,房东也是看人出租,并花钱疏通了关系;而一些简易的出租屋本来就是藏污纳垢之地,房东只管收租金,其余的自生自灭;自然也是当地联防队的突查首选。

    如果要追溯时下流行的年轻人拼铺搭伙的最早源头,应该就在被誉有“广东四小龙”之一的东莞!

    当然,突查《暂住证》也遏制了一些违法犯罪的强劲势头,但也害苦了一些没有找到厂的年轻男子;那些年,不知有多少人被突如其来的联防队赶得鸡飞狗跳,也不知拆散了多少对“野鸳鸯”!

    不怕台风不惧雷,就怕狗日的联防队!

    只要在半夜里听到有人呼喊“联防队来了!”,从出租屋里飞奔出来的多半是身上半裸、手里抱着衣服的男人!有些还光着脚!

    更加出彩的是,下班了想在厂外散散步,你都得穿上工装,带上厂牌,否则,一旦遇上联防队查《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