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孝子_177、施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7、施粥 (第2/4页)

到京都的就有这么多人,可见关中受灾之严重。”

    “年前天雄盐场将二百万两的利润全都交付给了陛下。”

    “结果最终拨给关中救灾的,也只有五十万两银子,且不说层层剥削,最后还有多少落于实处,就算全部落实,五十万两看来也是不够的。”

    钱是小事,重要的是粮食。

    关中受灾,要从别处买粮食去救灾,粮价自然会涨,而且粮食最关键的是运输的费用,一来一去,本来五十万两能够买一百万石粮食。

    最终能有二十五万石运到关中就不错了。

    而这,还是没有贪腐的情况……

    “光是京都的难民就不下十万,西门这里最多,大概有四万人的样子,关中实际受灾百姓怕是有数百万人。”

    “这场大旱远超地方官员的报导。”

    贾蓉开始正视这些灾民,考虑背后的起因的时候,不由对关中的旱灾有些毛骨悚然,此时关中必然经历着一场浩大无比的饥荒。

    不光是饥,还有水。

    真正是会旱到连喝的水都没有的那种……

    “大旱必定大涝,过去几年就是如此,关中、中原,基本上旱灾、水灾、蝗灾、瘟疫、地震轮流来,皇上罪己诏都不知道下了多少份了。”

    如此反复的灾难最为折磨人,叫人一眼望不到头。

    自汉代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以来,就有了制约皇权的东西,天人感应,有天灾发生,必然是帝王有过错……

    永历帝罪己诏下了二十多次了。

    对于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