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9 (第4/4页)
要是几个小时的专栏采访没准儿还行。 最后还是陆持亲自出面, 说服了几位在斯坦福和其他院校的经济学家教授们过来帮忙担任嘉宾和评论员的角色。为了不影响这些专家教授们的正常课题, 陆持甚至保证大家只需要抽时间参加一次节目录制——原本的打算是每期请三名嘉宾和两个经济观察员, 主要的任务就是讨论一下M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形势, 为将来坑雷曼投行和齐氏集团做铺垫。这么一来每期都可以换人。 令陆持和节目组没有想到的是,等到节目开播以后,因为受到了M国民众的欢迎, 有些嘉宾和评论员竟然主动提出可以长期入驻节目组担任嘉宾和评论员。以至于到了最后, 嘉宾和评论员越来越多, 等到节目后期, 节目组还特地录制了一场大脑风暴似的金融峰会,专门探讨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局势带来的影响。由于陆持请到的都是全球最顶尖的经济学家, 而这档节目又是在次贷危机爆发时开始录制,并一直延续到全球金融危机结束。期间由于局势动荡而产生的各种头脑风暴和经济观点激烈碰撞。许多年后,这档节目竟然成为全球金融界评论次贷危机的重要参考标的。直接把这档原本只用来给跃鹿基金招聘的节目推上神坛。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在得知陆持又要搞幺蛾子的第一时间, 一直在密切关注陆持动向的华尔街大佬们也有动心的——比如说在得知陆持的任何计划后都努力想分一杯羹的埃里克维斯, 再比如说跟陆持合作愉快的老洛克先生, K基金的老板路易斯罗德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