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5 (第1/4页)
生活太过困苦,零零碎碎积攒起来的。 阿桃借着火光仔细看,只见第一页上写着“治国策。” “这…”阿桃不懂班苏的意思。 班苏道:“这画留在我这里也没用了,姑娘为了梅兰竹菊跋山涉水而来,我自当将它赠送给你。至于这本治国策,乃是我十年里对国事对朝政的所思所想,还有我在各国的所见所闻,都写在里面了。我这幅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阿蕾又还小,所以恳请姑娘将这治国策带回临安,交给一个可靠的人印制成册,我不求真能治国安邦,只求能帮江南百姓多一天安稳,多一口吃食,也就够了。” 阿桃拿着那两样东西,只觉得有千斤重,再三推辞,班苏却道:“没事,姑娘再想一想,我不会强人所难的。” 那夜阿桃躺在草垛之上,盯着角落里那根光秃秃的旌节,心潮如海。 那根旌节伴随着班苏从中原一路北上到蒙古,从鲜花着锦到孑然一身,穷困潦倒之际,班苏把所有的值钱东西都拿来跟商队换粮食、换银钱、换布帛,唯独那根旌节,他一直带在身边。 旌节上的九幅红绸已经破烂不堪,顶端的铜龙头也辨认不出当年的模样,可旗杆上光滑的印记表明有人十年如一日地擦拭它,摩挲它,用它支撑着,也支撑着它,屹立不倒。 不知怎地,在阿桃睡意朦脓的眼睛里,那根旌节似乎变成了燕珩的模样,清瘦傲然,风骨不改。 在那一刻,阿桃的心里有个声音说:“你得答应下来,如果珩郎在,他也会答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