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第1/3页)
青泥岭! 作为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青泥岭被誉为“秦陇屏障、巴蜀咽喉”。 李白《蜀道难》这首诗中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说的就是此处。 蜀军李廷圭大马金刀的坐在经过雨水洗涮的山石之上,望着山下山道,眼中透着一抹焦虑。 李廷圭幼年起就侍奉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同光三年,孟知祥奉命出兵灭亡前蜀,李廷圭身为孟知祥曲部随军,屡立战功。应顺元年,孟知祥自立为帝,建立后蜀,李廷圭也被授予军职,成为太子孟昶的侍卫长。协助孟昶除去了功高震主的蜀中第一将李仁罕。 也是有了这一层关系,孟昶对李廷圭信任有加,是极少数未给清算的前朝旧将,也是现今蜀国为数不多的能战之将。 历史上他虽被王景击败,但亦成多次在交手中取得优势,让王景、向训大吃苦头。 败给王景未必就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后周与后蜀两个国家的差距。 此刻他与高彦俦藏兵于青泥岭的铁山之中。 这出蜀之路就那么几条,陈仓道、祁山道、褒斜道、子午道。 青泥岭位于陈仓道中后段。 而周军出大散关顺嘉陵江上游河谷入凤州,走的就是陈仓道。 李廷圭若是要救成州、阶州,他应该走诸葛亮北伐祁山的老路,从略阳沿白水江而上,方能抵达成、阶二州。 李廷圭没有出现在祁山道,而藏兵于陈仓道,无疑印证了罗幼度的推测。 从一开始,李廷圭就没有打算被动防守。 他的目标就是兵力薄弱的凤州。 作为驻守成都的中央将军,对于蜀国内部的情况心知肚明,打持久战对于现在的蜀国来说,如同自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