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_第115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6章 (第2/3页)

真是刚刚大学毕业的人写的……”

    在大虞建立起,罗幼度一直针对科举作相应的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红薯、玉米的普及,气候的转暖,南海诸国的臣服,大虞的百姓近乎解决温饱的问题,小学义务教育得以强制。

    早在十五年前,大虞就取消了科举中的乡试、会试,只保留了礼部的省试与殿试,开始采用文凭考核制度。

    无大学文凭者,不得参加科举。

    大学毕业的人可以凭借文凭在地方当任小吏,成绩优异者,经过考核亦可升为官,同时保留小吏科考的权力……

    大学毕业对于有文化的人不难,而省试虽说以考行政为主,但都是一些常见的基础问题。殿试就不同了,由皇帝亲自出题,考的是当前的时政,甚至于大方向。一般的大学士,面对基础行政都有些难以应付,更别说是突发时政,大战略大方向。

    故而状元很少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很多都经过游历甚至有多年基层经验的小吏。

    罗幼度斜靠着让自己舒服一点:“为父初看此文,也有些动容,但一看名字,便释然了。”

    罗康叡一看卷名:范仲淹!

    “是他?”罗康叡听过这个名字,说道:“河洛大学的才子?”

    河洛大学就是原来的国子监大学。

    国子监也进行了改革,总管天下学府,不再负责教育工作。国子监大学迁移到了洛阳,改名为河洛大学。

    大虞文风盛行,议政制度宽松,即便是平头老百姓也能论谈一二时政,调侃一下罗天子喜好姐妹花,八卦一下大虞朝第一位女官吏,吏部侍郎萧绰未婚先孕的事情,都不问罪。

    拥有满腔抱负的学子在进奏院议事,登报上表感言,都在礼法之内。

    朝廷为鼓励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