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 (第11/14页)
因此索性就搬到书院来研究。 书院落成之日,文学院又称作精一学院,出自当年林延潮在鳌峰书院所讲的精一之功,糅合了王阳明所言‘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代表了事功之学在于惟精惟一。 精一之功用人话来概括就是,先设定目标(道心),确定目标与现实(人心)差距,既不可不切实际,也不能太佛系,找出方法所在(惟一),然后通过解决问题去实践事功(惟精),最后通过实践达到目标或接近目标。 比如要赏花除草,去除草即可,既不要斩草除根,也不用违意接受,一心一意去为之好了。从心而为,不是为而累心,说到底即是‘知止而后有定,定生静,静生安,安生虑,虑而后能得’。 此论化自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林延潮谓众门生,这一句小至修身处世,大至为官治世皆可用得。 而理学院则称为有贞学院,这是为了纪念徐有贞所名的。徐有贞曾任鳌峰书院讲师,后在任职的路上病故,但他所写的先后两本潞水客谈,却成为了有贞书院的宗旨。 在潞水客谈中所言,天下务农之学有两等,一等是尽地力,一等在于劝农桑。 尽地力就是让同样大小的田种出更多的粮食,劝农桑则在于让更多人的去种田,或从事种田有关之事。 精一书院就是劝农桑,而有贞书院在于尽地力。 当时大多读书人务得都是劝农桑,但后世读书人学尽地力的更多。 故而读书人嘛,难免两等学说都是彼此相视。但菜鸡永远都是互啄的,高手则知长短互补。 至于学功书院的宗旨也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