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四一章 案归原主 (第2/12页)
他一声“中堂”,便等于承认他朝中第一人的地位。 张子麟以前跟阉党牵扯不清,若非沈溪帮忙,他可能早就被定性为阉党给下狱问罪,旁人对沈溪或许只有同僚之情,但张子麟对沈溪却一直心怀感激。 当然以张子麟的秉性,很愿意拉帮结派。 谁在朝中掌权,他就愿意向谁靠拢,现在朝中一大帮人都如此。 而如今的沈溪恰恰就是朝中最大的山头,无人出其右,自然要好好巴结。 …… …… 徐俌和魏彬被押送至京师,暂时没被问罪,但朝中上下都清楚,这两位罪名可大可小。 最大可能会被判斩,最低则可能平安无事打道回府。 问题的关键便在于朱厚照作何想法,还有会以怎样的量刑标准来对待。 徐家派人到京城来活动,先是联络勋贵,尤其是定国公府,更是走动频繁,希望看在同为中山王徐达之后,拉徐俌一把。 首代定国公徐增寿乃魏国公徐达第四子,母孙夫人。明成祖朱棣妻弟。以父荫官至左都督,靖难时被建文帝以私通燕军之罪诛杀,永乐二年追封定国公,爵位世袭。 目前定国公已传至第五代,因上一代也就是景泰六年袭爵的徐永宁在成化二年坐误毁制书,被勒令赋闲在家,当代定国公徐光祚实际上是徐永宁之孙,于弘治十七年袭爵,可惜一直没有受两代皇帝重用,所以能给予魏国公的帮助并不大。 此外,徐家还走了三法司那边的门路,希望能为徐俌开脱。 徐家最怕的是朝廷以“通倭”和“谋逆”两大罪名来给徐俌定罪,还担心徐俌会被追究之前九华山一战失败的罪责…… 以前徐俌得势时,没人会担心这个,但现在徐俌已被剥夺爵位和官职,押送至京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