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2/4页)
银白色圆镜,所有人的目光都先被这面镜子吸引过去。 李察·易看了看钟哲,“这是银镜吗?” 钟哲没有立即回答。 即使大殿处于常年封闭状态,但空间巨大,仅是空间内原本的空气和物质就足以使这面镜子失去光泽,很难想象能一直保持众人现在看见的这般银光闪烁,熠熠生辉。 在此推断下,钟哲谨慎地走至近处,仔细查看了下镜面前后,得出结论道:“这是面铜镜,用了‘水银沁’的古法。 镜面像银制是因为用了‘玄锡’,古人称为‘磨镜药’的东西,是用锡汞为主配有其他多种矿物质制成的粉末。用这种粉末状的‘磨镜药’,一层层精细打磨在光滑的铜镜表面,就会像今天的金属镀层一样,起到防氧化和反射的作用,镜面最后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 让钟哲大为惊奇的是,古人以此处理的大多是巴掌大小的铜镜,这样一面直径一米以上的铜镜,对工艺的要求成倍提升,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才能达成这样的极致之作。 李察·易皱着眉问:“这有什么作用?” 钟哲看向不远处铜镜正对的一组祭坛似的摆设,边走边道:“这就要看看那里头有什么了。” 银色镜面经铜架支撑,位于接近大殿的最顶端,微微向下倾斜约有十五度的夹角。在它照射路线的下方,设有一个围起的祭坛,祭坛呈四方型,内里用各种玉石和五彩宝石雕刻拼接成山川河流,模拟了一幅生动的九州山河图。 尤其是五岳四渎,比如泰山用青色玉石雕刻,华山用无瑕白玉,中岳嵩山则是黄玉……而四渎则都挖出了精致的河道,看样子曾有活水可以流经长江黄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