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3 (第2/4页)
阿殷侧眼觑他,明眸满含好奇,“难道还有上回?” 定王对上她目光,少见的避开,随即道:“就是先前父皇择定的驸马。” 素来处变不惊的冷肃战神,居然会为这平白一问不自在? 阿殷抿唇轻笑,没再追问,只是道:“这一年多里天灾人祸连连,都没什么喜事让父皇高兴,所以日渐苦闷,龙体总是欠安。嘉德这一趟入宫去,或许,能令父皇心绪好些了。” 定王会意,揽着阿殷,在水边慢慢散步。 * 孟皇后与太子谋逆的案子,终于在五月廿三日尘埃落定。 那夜附逆之人当晚便被捕了下狱,其他的人亦陆续被查办,刑部和大理寺量刑处置,经与常钰、定王及二位宰相商议后将最终议定的惩处奏报呈上。 永初帝看过,没提异议,只说太子妃常兰芝未曾参与谋逆,可免除死刑,改为在皇家道观出家清修——这几乎等同赦免了。众人虽疑惑,然而既是永初帝亲自赦免,且常兰芝素来行事端正,中书令常钰劳苦功高、定王府长史常荀又在此时中立下汗马功劳,便无人提出异议。常钰的弟弟常钧则由户部尚书贬为六品太学博士,连降数级;远在西洲的常茂虽曾与太子过从亲密,幸未卷入此事,暂时未被波及。 除去那夜谋逆之人外,涉事的官员林林总总,竟有百人,按其过错,惩处不一。 最为惹眼的,还是柱国公崔家。 京城中世家高门众多,平素跟太子往来的也不少,崔家却是此次谋逆中唯一被重处的。除去褫夺府中封号及所有男子官衔、女子诰命外,更以附逆之罪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