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8 (第4/4页)
此类。 而朝堂上年轻的才子和官员,也是宫中众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尤其是三年一次抡才大典之中脱颖而出的那些,必然会被热议上很长一段时间。 顾铮年少成名,十七岁即高中进士。会试时他取中第一名,结果弥封一拆,看见是他,几位老大人都有些尴尬。他太年轻了,压在所有人头上,着实不合适。但名次已经出来了,众人也无法,只能张榜。后来殿试时,便将他压到第三位做了探花郎。 反正此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因为探花郎名号好听,又负责在琼林宴时往京中名园探花,所以往往会选取年轻俊美的士子充任。 但灵帝着实爱他的才华,认为比同科士子超出许多,又将他列为第一。面对朝臣们的反对,楚灵帝直接道,“世传最年轻的状元郎,是南宋高宗取中的汪应辰,难道朕连宋高宗都不如?今日朕取顾铮为状元,他日君臣相得,正是一段传世佳话。” 于是顾铮成了历朝历代最年轻的状元郎。 可惜这段君臣佳话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顾铮对奉承灵帝,替他写青词毫无兴趣,很快就被灵帝抛之脑后,外放出京去了。 但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少年才子,又有这样传奇的反转故事,正是世俗舆论最青睐的那种对象,自然也很容易成为话题的中心。所以即使是深居深宫的贺卿,也听过他的才名,传唱过他的诗词。 当时贺卿太小了,在宫里又没什么存在感,几乎无人在意。所以有一天,她在御花园里,撞见了正要去面圣的顾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