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双龙之重生边不负】(八 救隋炀帝杨广) (第2/34页)
禁军也是合理的想法。但杀皇帝,哼,却是愚不可及! 中国古代最重视气节与名分,和现代人可以随意跳槽不同,古代背弃主子可 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一个弑杀主子的叛徒大多是没有好下场的,何况还是杀占据 着大义名分的帝皇?他政变后不到一年就兵败身死,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古人 起事,大多是假借清君侧之类的幌子,就是为了避免失去大义之名。 就算是李阀起兵,虽然发布檄文说隋炀帝昏庸,要另立杨侗为国君,但还是 说尊杨广为太上皇,起码明面上不敢对皇帝有何大不敬。 而隋炀帝被杀后,隋朝便没了主心骨,而所余下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资 源都被北方豪强所吸收,李阀更是获益良多,为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李渊出身关陇贵族,乃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之外甥,可说是关陇贵族集 团这一代的代表人物。而关陇集团,实际上就是北方胡人贵族集团。 汉末三国时代乃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时代,但也是最黑暗的年代之一。汉朝 巅峰时中国人口接近6万,但到了三国赤壁之战时,人口估计只剩下几百 万,死了几千万。直到魏蜀吴三个长期政权相继建立后,三国基本稳定,战争减 少,人口在三国末期才恢复至不到万。可以想象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对社会 民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三国时代,「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 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战乱再加上大瘟疫,使汉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灾 难,百姓十不存一。正是由于人口锐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