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2/4页)
,我们都是今年秋闱点中的举人,我可是浙江乡试的亚元哦!峻嶒兄呢。”微微喘了口气。 “弘治十四年,应天府乡试第九,文玉兄你真厉害。”徐秀玩笑道:“可我还是前辈。” 杨慎咳嗽了一下,指指董玘与徐秀道:“峻嶒兄,你不必理睬他,还好他不是解元,不然更得炫耀了。” 董玘不满道:“你不知道!我们浙江今科可是有万人的。” 魏校道:“我好像也是第二名亚元哦。应天府也不比杭州府人少呢。” “好啊!那我们会试比一比!” “好的好的。” “得,就你们是上京赶考而我则是上京找爹。”杨慎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的道。 徐秀知道杨慎将来可是状元,安抚道:“令公大才,杨大你也是要金榜题名的,今科不考,下一次再考。” “嗯,我那老爹甚是严格。”杨慎抖了抖身子佯装害怕道。 “哈哈,” 董玘道:“峻嶒兄,先前你在江面上唱的是吴中新声吗,可否同我们说说。” 徐秀知道祝枝山把他对于后来以文化乐的理念到处在讲,也提醒他根据、这两本韵书的归韵进行研究,折腾出来近似而不似后世昆曲的调调。 不由苦笑,只能说自己太放肆了,事物是有历史进程的,怎么轻易的就能人为加速呢。 道:“算是新声,只是在下根据昆山流传的昆山腔进行改进,也吸取了北曲的慷慨激昂所得。依洪武、中原两部韵书归韵而已,游戏之作,不足一提。” 顾应祥点头道:“昆山是有流传一种腔。峻嶒高才。” 徐秀客气道:“不敢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