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_第四十一章:封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封赏 (第3/4页)

帝暗暗自喜的想道。

    其实,不是阎鸣泰不想反驳,而是他没有底气反驳啊。

    那报捷文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宣府大捷的首功乃是宣府镇镇守太监刘长富,而太监又是皇帝的家奴。

    所以说,这刘长富的封赏就不是他们能管的。而吕大梁和赵文,又是武官,还是在刘长富的指挥下立下的大功。

    如此一来,这宣府大捷几乎和文官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你阎鸣泰能理直气壮的反驳吗?

    再说了,这宣府总兵侯世禄好大喜功,陷入鞑子的埋伏,死伤无数。算起来,也能和兵部扯上关系。毕竟,兵部有识人不明的罪责。

    如此种种,再加上现在这宣府大捷。便无形中增长了崇祯皇帝的威信。如今,崇祯皇帝以势压人,阎鸣泰敢反驳吗?

    对于赵文和吕大梁的封赏是内阁和兵部一起商议的结果,对于首功的刘长富他们管不着。

    本来,文官们还希望在封赏赵文这件事上压一下崇祯。可没想到,崇祯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直接以势压人,反驳了他们的提议。

    如此一来,文官们便被崇祯压了一头。

    崇祯看着满朝陷入沉默的百官,有些无聊的挥挥手,对着曹化淳说道:“退朝吧!”

    曹化淳站直身子,冲着下方,大声喊道:“退朝!”

    崇祯走出皇极殿,一脸兴奋的朝着太庙而去,准备在祖宗面前吹嘘一下自己的功劳。

    ......

    几天之后,一队骑着战马的官员急匆匆的赶到了宣府城中。

    一个前来宣旨的太监站在总兵衙门前,看着跪在地上的吕大梁、刘长富和赵文等人,缓缓的打开了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宣府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