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唐朝破案_穿到唐朝破案 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唐朝破案 第33节 (第2/6页)

幼的善堂,分官办和民办,官办的就不用说了,由朝廷支出,民办的,有世家财阀建立,有佛家寺庙设的,功能都差不多,主要是救济贫困无告之人。

    收留大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妇孺,每天那么多张嘴要吃饭,开销如流水,所以民办善堂向外界“化缘”是常事。

    黎照熙数了数寥寥无几的收据,上面的数额都以贯为单位,有些疑惑。

    “虽说善心不分大小,但这真是有点太少了,大老板和大诗人亲自出面化缘,就化到这么点儿钱?”

    韩成则解释:“这就是慈幼院的特殊所在了,这家善堂只收女童,被遗弃者、身有残缺者皆可,就是不收男童……”

    果然,所有人听罢,都露出恍然的表情。

    自古以来,女子无才是德,找个人家嫁了才是好归宿,但女子嫁人又成了泼出去的水,慈幼院专门救济女童,能有多少人理解和支持呢。

    诸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主办者是谁?”

    “一位姓石的夫人。其实她也不是多富裕,听说她是孤女,嫁给一个姓项的小商贩。夫妻俩打拼半生攒下家业,感念自己曾经得到过救助,就在城郊建了这个慈幼院。”

    “石夫人家的布匹生意后来愈发红火,慈幼院几度扩建。父母过世后,他们的小女儿项小兰接手了这家善堂。”

    “项小兰?”沈静一瞪眼,“就去年德阳坊失火案,那个丧身火海的妇人?!”

    初见孙蔓从遗体,沈静惊吓的同时就说过此惨状令他想起丧生火海的项小兰。

    当时只是无心的随口一提,哪知——

    冥冥之中,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