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3节 (第5/6页)
些年来,一直都是康熙的心头大事。 前些年,冀鲁豫连年灾荒,无以为生的农民纷纷出关进入蒙旗地区,为避免事端,康熙暗令各关对灾民放行。 他此举也是有着汉民到了关外后,可帮着牧民垦荒耕种之意。 然自此之后,蒙古王公们诉苦的折子像雪花般一封封递了过来,说一些汉民进入蒙地后,任意开垦,毁坏牧场,盗窃牲畜,致使牧民不敢夜牧,农牧矛盾很是严重,蒙民和汉民矛盾也日益严重。 对此康熙也很是头大。 他主张满汉一家亲,但两个民族融合本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努力了这么多年也只是才有了如今的局面,更何况蒙民和汉民了。 但在这一众蒙古部落中,康熙发现唯有科左后旗有所不同。 头一年时,科左后旗的岱布和其他蒙古王公一样,也是递了诉苦折子过来的,但之后,岱布的折子越来越少,特别是近两年,不仅不再递折子诉苦求朝廷救济粮了,科左后旗甚至还有余粮外运。 今年九月,康熙出巡塞外时,特意经过了科左后旗的辖区,这才看出些章法门道来。 科左后旗如今半牧半农的模式已初成气候,农牧用地界限分明,局部地区已出现小块农耕之地。 蒙民汉民和谐相处,当地蒙民学着汉民精耕细作的耕种习俗,掌握了选地、翻地、养地、选种子以及引水灌田等农耕技术和方法。 不管是蒙民还是汉民,只要大家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那便自然会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身为该部落的札萨克,岱布能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和事务,可见能堪大用。 清廷对蒙古各部的态度,一向都最先就体现在联姻一事上。 岱布恰好有一对适婚年龄的龙凤胎子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