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7【太子爷体察民情】 (第2/6页)
“每月工钱有多少?”赵匡桓问。 苦力回答说:“多的时候五六块,少的时候两三块。” 赵匡桓问道:“今年粮价如何?” 苦力回答说:“包米两文钱一斤,麦子七文钱一斤,都比去年更贵了。” “包米是何物?”赵匡桓问道。 旁边随从低声说:“殿下,包米就是玉米。” 赵匡桓又问:“稻米呢?” 苦力说道:“辽宁种稻子的少,价钱贵得很,穷人可吃不起。”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赵匡桓再问:“家里有几口人?” 苦力渐渐不紧张了,竹筒倒豆子般说道:“我爹是民始六年过来的,官府帮忙娶了我娘,我娘以前是鞑子的奴婢。家里有个大哥,还有几个弟弟meimei,都在乡下分到了田土。我种田手艺不行,读书也不灵,就来这码头扛包。虽然累点,却比种地赚钱快多了。我三年前也讨了老婆,成亲两年没孩子,前不久生了对双胞胎,老婆还在家里坐月子。” “一人能养家吗?”赵匡桓问。 苦力咧嘴笑道:“日子好着呢。老婆做月子,我还给她买鸡炖汤吃。乡下老家,过年也会带钱回去孝敬父母。大同银行里,我已经存了十多块钱,每个月还能吃银行利息。我现在是租房子住,打算明年就买房。” “有妻有房,还有子女,确是好日子。”赵匡桓笑道。 苦力笑着说:“都是托万岁爷的福。” 复行数十步,赵匡桓又指着个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