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 (第2/4页)
的六必居酱肘子,还有南京的盐水鸭,上海的蒸虾饺,广东的叉烧rou……真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文灏和宋劭延到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夜色张狂,但好吃街上的生意还不算太差。想必是因为小吃物美价廉,又最慰乡愁,所以即使在这纷乱多事的夏天,也有不少人来光顾。他们俩坐到一个口碑不错的打着北京小吃旗号的摊边,胡乱点了些小吃,在一片炉火蒸腾出的水气里,可以看到附近的好些建筑正在加班加点的重建,泥水匠用灰刀敲击砖石的叮叮声和木匠用刨子刨木料的刷刷声一唱一和,清晰可闻。 少顷,摊主把一盘盘热腾腾的食物端上来。宋劭延夹起一片牛rou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然后感叹道:“味道还不错,可比起月盛斋来,到底欠了几分火候。”文灏有些好笑地指指其他几盘菜,“如此说来,这臭豆腐自然也不及王志和,这酱rou又哪里能与浦五房相提并论。”宋劭延居然还毫不羞愧地点头称是,“还是天桥下的茶汤李……是叫人魂萦梦牵,垂涎三尺。”“放心。”文灏看着他说。“总有一天我们能赶走鬼子,重回北平,吃最正宗的酱rou和烤鸭。”宋劭延宁了一下,既而冷笑一声,“总有一天吗?你倒还真有自信。不过我劝你还是现实一点。”“我哪里不现实了?”“劳烦您先把去了曰本打算和平谈判的那位处理了再和我谈未来,这样比较实际。”又来了,又来了。 文灏用手撑着头,他细端详宋劭延,想透过皮相,看清他的五脏六腑,七经八脉,想看清那轻佻的笑容下,隐藏着怎样的心思。 可惜,他没有通天眼,自然无法读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