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朝堂之上 (第2/9页)
按着朝廷会典制度,到了此处后,官员按文武、品级整队排列。若是常朝,来到此处,便是排队等候最后一声鼓响,陛下到达,这里便是正式朝会的地点。 因而,于此处时,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皆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更别说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了。 然而,监察者自犯呢? 也不知从哪时开始,这等候开始的时间,成了官员讨论早朝的时间。而那些看到此情此景的御史、宫内侍卫、纠察,全然视若无睹。 今日的早朝之前,亦不例外,高品大员们倒有些气度,或者,若是有事之前早已谈定,无需利用这短短时间,只偶尔说上两句便罢。但一些低品的官员,特别是科道言官,往往说的最为起劲。 因为,每一次的奏事弹劾,都是他们议政、论证的机会,也是他们可能存在的入晋之机。相互间讨论讨论昨日京城发生的大小事,偶尔灵光一现,则可能便是一次良机。 而今日的讨论,自然少不了张鹤龄的事,盖因为这几日张鹤龄的名字又在朝堂上飘荡了一阵。 被陛下处罚,降爵、降职,无数人欢欣鼓舞,然而,转头陛下又是一道谕旨,给个外戚封了官。这如何使得。 不过,谕旨已下,且部阁大员们未曾反对,他们也无话可说,不免让他们有几分失望。但转念一想,或许也是好事。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若是混吃等死,倒反而让人无缝可钻,现如今有了职事,岂不是好事。 不是他们与张鹤龄有多大仇,大多人也不是真正那般强烈的嫉恶如仇,盖因为,御史言官的职责和稽考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只在参人参事之上。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