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退朝 (第2/8页)
况且,儿子只是纵马打人,又非杀人放火,值当他大动干戈嘛? 李梦阳却不如李兴一般,他从未想过凭此事能制张鹤龄甚罪,他只是想弹劾鞭挞罢了。靠弹劾定人罪,能成则成,不成亦不失望。因而,即便现下陛下询问,语气不甚乐观,但和他的初衷相差并不多。 此时,皇帝询问之后,他再拜之后,拱手回道:“回禀陛下,臣所奏之事皆是属实,是已判之事,或是不明之事,与臣无关,臣无需证据,证据自有三司及厂卫调查确认。” 朱佑樘快气笑了,深深看了看作恭敬状的李梦阳。 大概是真正认识到了本质,他反而平淡下来,道:“你这个说法倒让朕无话可说。” 李梦阳正色道:“陛下明鉴,臣忠心耿耿,一心为公,不敢有丝毫的私心杂念。臣将一切所见所闻俱皆上奏,按臣所知,是罪,其罪当诛!至于证据和其他,非臣之能为所及。” 朱佑樘不再理会李梦阳,这才看向李东阳,道:“李爱卿,你是有何事要奏?” 对视了一眼,李东阳心中轻叹,再次暗骂这些奏事之人,特别是李梦阳。他有些感觉,这个和他名只差一字之人,心中全无敬畏可言,李东阳恨不得也弹劾弹劾,让此人回家做他所谓复古事业去。 可他知道,不行,参奏成风不可,风闻言事过甚不好,但因参奏而贬压亦是不妥。否则无人敢言奏了,因此,他还是要保一保,不是保人,是保这股敢言之风气。 可这个度真的难把握啊,往往便是矫枉过正,风气大坏啊。 心中闪过念头,李东阳拱手向着皇帝一礼道:“参奏之众臣,调查不严,证据不详,实为失职,臣恳请陛下降旨明发,训诫其思过,以儆效尤!” 朱佑樘皱了皱眉头,目光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