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2章 水墨竹石 (第3/4页)
所谓的牛皮癣盖章都是远远不如的。 不管是法书还是名画,可说没有项元汴不盖的。 褚遂良版《兰亭序》,乾隆只盖了“三希堂”,“乾隆御览之宝”等十几个章,但是项元汴足足盖了九十八枚。 在他喜爱的卢鸿,卢浩然的《草堂十志图跋》中也盖了近100方印章。 怀素《自述帖》少一点,盖了70多方…… 在书画上盖鉴赏章,收藏章的风气是自宋代开启,到项元汴这里大成。 他经常用的印鉴有“项元汴印”,“子京”葫芦印,“天籁阁”,“子孙永保”,“项子京家珍藏”,“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等印章,全部算起来大概有一百多方。 直接让后人无空白之地可盖印。 另一个还有他的别号也是多的数不清。 古人除了有自己的名与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称为“别号”。 别号有雅的意境,但实用性更强,除供人称呼外,还用于字画的署名。 现代人鉴定字画往往要知道古代书画名家的别号。 比如苏轼子瞻,大家却称其为苏东坡。 这就是因为他号:东坡居士。 很多人提起苏轼并不说他的名字,而是喊苏东坡。 而项元汴的别号,有五云、尧峰、逸民、嵩生、西楚王孙、墨林山人、墨林生、墨林懶叟、墨林主人、墨林砚癖、墨林外史,癖茶居士等近百个之多。 这些字号对于鉴赏他的收藏画很重要,也要全部记住。 实话讲,当时项元汴这种盖章的方式是被文人与同为收藏大家的名人所讥讽与奚落的。 但到了现在却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