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这是珐琅彩? (第3/4页)
,必有天价之说,又有十粉彩不如一斗彩,十斗彩不如一珐琅的说法。 “因为这种瓷器是完全不计成本的烧制,并且出成品极难,属于十难得一。 “清三代珐琅彩从开始烧制开始到关炉最多也就是上千件,也有说四五百件。 “现在保存完整的可能也只有百多件,在市场上流通的就更少了,只要上了拍卖会马上就会被拍走。 “官窑青花粉彩,皇帝一高兴还可能赏赐给百官,但是这玩意就是皇族自己玩,从不赏赐大臣。 “直到清末民初,一些大型古玩店也不过有一两件珐琅彩压堂,往往也成为不轻易示人的镇店之宝。 “清末民初著名陶瓷收藏家,金融家沈吉甫极为喜欢收藏,他从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开始收集古董瓷器一直到1931年。 “这31年的时间里,其收藏的名贵古瓷有千余件之多。 “据传说,其中有汝窑笔洗一件,定窑瓷器数件,哥窑瓷器数件,永宣青花十数件,清三代官窑不可数。 “但这些瓷器里面仅有一件乾隆官窑珐琅彩绘松竹梅的小梅瓶,因为是红字款,当时认为是件撂跤货,还够不上真正的古月轩瓷,可见这东西的珍贵。 “也许是心结所在,后来沈吉甫还花八万银元买了一件珐琅彩赝品,最后生气之下摔了,等于八万银元听了个响。” “这岂不是稀世珍宝?”陈大山明显有些激动了…… 沈愈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这么激动,“因为制造这东西太繁琐了,青花瓷,粉彩已经够麻烦了,但比起这珐琅彩来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珐琅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