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山河会馆 (第1/4页)
西城排子胡同,山河会馆的鎏金木门外站着一个探头探脑的姑娘。见没人关注自己,试探着走了进去。
保安看了一眼那女生手里的相机,没说什么随她去了。
每到周末,胡同里有三种人会明显多起来。端相机的、背画板的,还有瞪大眼睛找厕所的。保安早就见怪不怪。
现今的胡同平房,大多是五六户甚至十几户合住的大杂院。只要看看院门口的电表箱,就知道那院子里可能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原汁原味的四合院已不多见,不是有钱人的私宅,就是山河会馆这种做生意的地方。
前者大门紧闭,不可能让采风的、旅游的人随便参观。后者则不同,开门做生意不怕那些瞎逛的人。真有谁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获奖了,对老板来说还是一次不花钱的宣传。
这些弯弯绕绕,保安心里门儿清。
老板说了,如果有人打听山河会馆的名字,他还得唠一段出处来。
早在清初,排子胡同就已经叫这个名字了,当时这里还是京城里挺有名的“商业街”。有卖顶戴帽冠的铺子,有烧香祈福的地藏庵,有珐琅器的专卖店,有相当于米其林餐厅的宝华楼饭庄。
此外,还有好几家供各地赶考举子歇脚的会馆,其中就有一家叫山河会馆。
这样有历史渊源可查的胡同旅馆,住一天比五星级大酒店还贵。即便如此,山河会馆里还是有不少包月、甚至包年的住客。
秋山居就住着一个不差钱的怪人。
此人叫翟家坤,登记住宿的身份证显示他已经年过半百了,看上去却不过二、三十,连根白头发都没有。翟先生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不论是否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