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琼崖有朕三分之一 (第1/4页)
所谓盟约只是大唐在向颉利表达自己的态度罢了,顺便吃一口恶气。 李世民也不会亲自带兵攻打定襄,更没有兴趣见颉利。 两国不能一直处在战争状态,议和还要进行下去。 李世民和心腹重臣们都清楚,大唐与突厥之间攻守相易是战略态势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大唐现在就有能力彻底解决突厥的威胁,仗倒打现在的程度已经是大唐的极限。 突厥是草原民族,居无定所,要想在广袤的草原上找到他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突厥主力决战几乎不可能。 除非是大唐大规模的动员,不惜代价的派大军进入草原一寸寸的扫过去才有可能彻底把突厥打残,可也就是打残而已,消灭他们便需要持续的大规模动兵。 以大唐现在的家底明显经不起如此巨大的长期消耗,所以战争还是要尽快结束,等待大唐积累足够的力量才能考虑一举解决北方草原上的威胁。 李世民和朝中文武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 下了朝,李世民将房杜、长孙无忌、萧瑀等心腹文臣及李靖、秦琼、薛万均等武将召集到御书房开小会,讨论接下来对突厥的议和谈判。 “颉利送来的议和条件诸位也看到了,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李世民正襟危坐,丝毫没了方才在朝堂上的那种恣意。 房玄龄道:“陛下,看来这一仗并没有把颉利打醒,他还以为大唐是他能随意勒索的对象,臣以为,我们不妨敲山震虎,让颉利明白现在的主动权在大唐手里。” “房公说的有理,颉利打了败仗还想向我们索取钱粮,臣看他是想瞎心了。” 杜如晦道:“臣看过颉利提出的那些条件,恨不得马上杀到突厥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