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_第13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第1/4页)

    和当年她考上大学那样,村里给奖励了一千元。村里集体账户现在有钱,所以给这五百块很轻松,当年她的那一千块,是村里每一家平摊交到村集体,再奖励给她的。

    他们这儿什么政策都比外面落后一大步,分产到户是到了八十年代才落实到位,改革开放的风也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才吹进来,兴市发展起来也就这四、五年的事情,1992年的一千块在富华村是很大一笔钱。

    坐在柳枝家院子里喝大学酒,听陈光山在鼓励各家供孩子读书、走出去看世面,村里大人的羡慕和祝贺不断,这是个很熟悉的场景。

    三年前陈霖毕业回来,待业在家,那时大家觉得读大学没有用,而今再看陈霖一步一步的,新房盖了,市里也买房了,有小汽车了,现在大家都不会再觉得读书没用。就连大家最崇尚的铁饭碗也没那么香了。

    村集体的那三十亩地要等到明年才会开始结果,他们看着陈霖和陈明生地里的火龙果一车车地往外拉,心里一片火热。

    乖乖,这俩人不知道赚多少钱。

    ——

    “今年咱们还捐钱不?”十二月中,陈明生听陈霖把今年的账给算了出来,他们现在账上结余一百五十万,结果量比去年多,哪怕今年的开销变大了,最后赚的也不少。

    “明年要把剩下的地种猕猴桃,省农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