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赶路 (第2/5页)
,要查起来可就难了。 信封里除了给傅昭临这封信以外,还夹了一张纸条子,看落款,是宋莘的娘写的。 确认折的那个不是宋莘她娘之后,傅昭临心稍微宽慰了一些,把信重新封装好,放进自己的衣服里,才让元禄叫人过来议事。 芒种过后,派放出去监考的官员就从安都城出发了。 天气越发炎热,越往南边走,不仅温度越高,还潮湿,坐在有挡蓬的马车里也会汗如雨下。 傅昭临是延迟了两天才走的,因为有马车随行,他带的人不多,路上走得也不快,走了五日才走到聿江码头。 宋莘坐在马车里昏昏欲睡。 天气闷热,她穿的是一件浅黄色的棉布单裙,料子织得密,有些不透气。 出发的时候傅昭临说是要去江南,宋莘想着那地潮湿,又考虑到路上不能穿得太打眼,就挑了几件样式颜色比较朴素的衣裳带出来,哪想过会这么热。 然而她的条件已经是最好的了,其余人和傅昭临都是骑的马,又热又晒,四五日就晒黑了几个度。 进入聿江以后,情况就好了许多了。 聿江地处南北交界,四周环河,潮湿却也凉快。 马车在聿江码头附近的一家客店停下,傅昭临掀开车帘,里面靠着车厢的宋莘还在发晕。 还是不舒服?他伸手进来扶她。 骑马的人比她累多了,宋莘哪好意思抱怨,看着他被晒黑了几个度的脸,摇了摇头,搭着他的胳膊被抱下马车。 聿江码头是离京最近的大码头,来往商队多,像傅昭临他们这样十几个人走一伙的并不稀奇。 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