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_第二十五章邵武风云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邵武风云下 (第3/5页)

慢地向泉州方向压来,大战的阴云笼罩了整个刚刚平静一个多月的光明之城。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按照许汉青的布置,几万光复军士兵和召集的民夫把泉州建成了一座钢铁堡垒,本来就很坚固的城墙又进行了加高加固,为了减少元军弓箭的伤亡,在城墙上建立了很多拱形带顶盖的藏兵处,外城墙进行了加高,城墙后增设了一层防卫,这样爬城上来的元军就要承受上下两层的攻击。而且每隔一段距离便建一个突出城墙的小堡垒,里面有很多射击孔,能装十个人,这样便形成了侧打火力,能对城墙外的敌人予以多方位的更大的杀伤。城墙外遍布木桩,用来迟滞骑兵和步兵的冲击,这样缓慢推进的攻城敌人就成了城上的活靶子。

    许汉青还把八十多门火炮都留在了泉州,主要用来克制蒙古人的攻城利器“回回炮”

    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天下并不只是靠刀枪,还有弓箭和回回炮。回回炮那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所以蒙古人亦称此炮为“襄阳炮”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光复军中的青铜直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