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5 (第3/4页)
皮的价钱也不低。 时代在变化,这是谁都不能改变,只能去适应的事儿。 “传闻梁松子刚当官的时候,脾气很臭,跟上官对着干,后来不知怎么的幡然恢复,但又不想去跟上官道歉,就亲手编了草鞋,把写了道歉诗的纸条卷起来缠在里面,亲自送去。当时上官没看到纸条,但是觉得梁松子心意到了,便原谅了他,后来还大力提拔。要不是这样,梁松子怕是也不能仕途那般顺利,最终进入内阁,成为首辅。”柳爻卿说着,还念了句道歉诗。 这个道歉诗最终被发现,还是那位上官讫骸骨致仕回乡,结果途中遭遇贼人,千钧一发时刻,他拿起草鞋扔了出去,被贼人砍开。 当年梁松子藏的纸条这才飞出来,正巧被贼人看到。 那贼人看了诗句,这才知道上官的身份,遂放了他。 后来呢,贼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按照大秦律法,蹲了好几年大牢。 不过道歉诗却又增添几分传奇色彩,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家喻户晓。 “原本玉米皮只是不值钱的东西,当时就算能编成草鞋,若是只有农户下地的时候穿,那又不一样了。”柳爻卿感慨,“也不知道当时究竟是那些读书人想起来,还是什么人想起来,要不是他们,那些玉米皮也不过是最普通的东西,哪能给农户换来些许银钱呢?” “这事儿,我知道些许哩。”童缘拿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出来,刚巧听到柳爻卿感慨,就笑道,“我家祖上曾口口相传,说是当年玉米刚刚推广的时候,有一高人发现玉米皮的妙用,又感慨农户种地不易,便给友人写了信,这才有书生们大张旗鼓送草鞋的一幕。” 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