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0 (第4/4页)
胡睿明比较关心这点。 赢萧见此也抢着问:“里面用了那些药材?每种的份量是多少?需不需要药引?经过几道工序?” 刘靖瑶露出牵强的笑容:“成品大概在三个月后就能制成,不过···在短期内···是无法进入临床阶段,因为现阶段无法实现量产。” 第220章 赢萧的盘算 胡睿明听到这个消息时难免有些失落,基因修复液这个大杀器如果能投放到民用市场,这将是造福百姓的大实事。可话又说回来,这种以前只是理论的医疗方法能变成现实,已经难能可贵。 任何一项技术在诞生初期都有诸多制约,更何况是这样非常高端前沿的医疗科技,可以想象到难点必然不少。刘靖瑶的解释也认证了胡睿明的猜想。 “研制出基因修复液的条件太苛刻了。首先是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原液需要过百种的药材,而且每种药材的品质都必须是最上乘,即使只有一株混入杂质,整份原液都要报废。其次是萃取的浓度,不管是中药还是合成素,主要成分的浓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还有就是全部药物的比例调配和先后顺序必须精确到纳升和微秒,最后是多达上千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有失误。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浪费了无数份材料才得出配方。即便如此,成功率只有二十万分之一,而完成一份基因修复液就需要三个月。” 胡睿明吃惊于这么低的成功率,看来刚才刘靖瑶说的“短期”只是宽慰的话,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是无法推广开来。 相比基因液面世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