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第3/3页)
隆面无表情地看着一位大臣跪地磕头不止,缓声道:“朝堂之前尚未采孝廉考较一法,然而大汉连年水旱蝗震不止,又日食频现,以卿所见,是朕不贤,还是朝堂诸公不贤?” 大臣愕然不能答,也不敢答。说皇帝不贤,是不要命了;说朝臣不贤,是不想混了。 有一大臣出列朗声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汉罹遭天灾,全赖陛下与圣上圣明,吊死问伤,赈济百姓,北降南匈奴,西退诸羌,天下无不对陛下与圣上感恩戴德。圣上与陛下之贤名,百姓颂扬。” 说完,这大臣还指着跪地的同僚,喝道:“此腐儒也,他之言,不足信。” 刘隆闻言心中畅快,这人怪会说话哩。怪不得那么多皇帝的罪过中都有一条宠信阿谀奉承的小人。 邓绥出声道:“好了,考核万事俱备,岂可因天有异象而废除?孝廉孝廉,孝子廉吏,不懂诗书,如何牧守百姓?此事无须复议。” 日食一事,在皇太后和皇帝的坚持下,终究没有对孝廉考试造成什么阻碍。 一月初九,春寒料峭。 从全国各地来的一百多位孝廉,借坐在三公府衙开始考试。儒生考的就是马融等人闭关十天出的试卷,连出题人都不知道要考哪一套。 备用试卷了解一下。 文吏的笺奏考核也如儒生一样。 当天考完出来后,孝廉们面色惨白,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 他们后悔了,后悔没有早一点被举为孝廉,不然现在还不至于受这等折磨。 朱宠和左雄监考颇严,朱宠还调来了一队五营兵监考,有考生甚至被巡逻兵吓得身如抖筛。 朱宠看得又皱眉又叹气,这人别说面对匪患了,就是扑过来一只猫都能吓死,还谈什么牧民守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