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我有母后_第24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第2/3页)

    刘隆摇头:“也有儒生重实干。对了,孝廉今日张榜。”

    江平在与刘隆说那位孝廉“贤人”时并未提名字,只当一件趣事说来解闷。

    现在朝政清明,君王贤明,主政的大臣也多清廉正直之人。整个大汉即便有天灾拖累,但也呈上升的趋势,吸引了不少贤人加入朝廷。

    像一向向往隐士生活的挚恂,正带人如火如荼地主持全国各地学校的建设和教学。

    孝廉榜单张贴出来,一共录取五十人。那位在考生之间传名的贤人却明落孙山。

    考生们惊讶之余,但又觉得理所当然。孝廉,取人兼文,文不好被黜落也属正常。

    这位贤人名叫陈直,父亲死后,将家产让给两位弟弟,自己却分文不取,独自取了老母亲朝夕奉养,友悌孝顺,世所罕见。

    取中的孝廉入朝,正要正式朝拜太后与皇帝。突然外面响起急促的鼓声。

    是鸣冤鼓!

    当初议郎沈远诬告马臻时,刘隆借助这事让太尉马英在朝廷外设置鸣冤鼓,并撤了守卫。

    没想到今日竟然有人敲响了鸣冤鼓。刘隆看向延尉,延尉拱手退出去查何人因何事鸣冤。

    太尉马英当初制定章程,将鸣冤之人归入延尉管理。

    第88章

    大朝会结束,刘隆回德阳殿换了衣服,然后去学堂上学。上课之前,刘隆叮嘱江平去探探这敲鸣冤鼓的是什么人。

    江平心领神会,将小皇帝送到内室,然后找了小寺人去盯延尉府审理情况。

    鸣冤鼓设了许久,终于有人敲响,众人都十分好奇。刘隆下了课,江平进入内室,眉头微皱,低声道:“圣上,那人状告孝廉考试不公。”

    刘隆闻言一顿,心中揣度,孝廉考试采取糊名法,亲属师长回避,录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