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我有母后_第18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第2/3页)

在除了边郡,其他地方的孝廉都要考试。显而易见,边郡的孝廉与内郡相比要差许多。

    五年过后众人处在同一起点,边郡的孝廉能通过一半就是谢天谢地。朝廷政策虽然对西部偏斜,但那仅仅是低保啊。

    孝廉是边郡往中央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出身边郡的官员减少,朝堂为边郡考虑的人就减少了,说不定边郡遇到难处,朝堂又会出现放弃并凉的建议呢。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既然孝廉比不上,那就推武举。想必内郡人与边郡人在弓马骑射等方面的差距与两者在文教上的差距一样大呢。

    于是护羌校尉虞诩和王符等边郡太守几乎同时上书,请求皇太后和皇帝开武举。

    虞诩和王符这两人不仅提了建议,还提了详尽的解决办法,即是武举科考的章程。

    “人才啊!”看完奏表的刘隆赞不绝口。

    他现在摆着手指头算算,发现朝中现在好像是人才济济。

    “母后的意思呢?”刘隆转头看向邓绥。

    邓绥道:“大汉边境有鲜卑、夫余、乌桓、匈奴、诸羌、西域诸国、西南夷、南蛮,不可无武将镇守。”

    刘隆颔首,道:“我也是这么想,那母后的安排是什么?”

    邓绥道:“先让人把章程定好,然后下诏让各郡的武举人过来考核。至于主办人……隆儿,你觉得特进如何?”

    朝廷中就一个特进,邓骘。

    刘隆道:“大舅父熟悉军中章程,又出身将门,自然是合适的人选。”

    不得不说邓骘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虞诩王符邓遵等善战又识文的将领都在外面镇守,京师内部的多为文臣。

    让这些文臣主持武将的事情,只怕倒时麻烦多如牛毛,而且多不称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