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第2/3页)
顿生寒意,立刻叩头告罪:“下臣愚昧,但是一腔报国之心。改元求新,历代皆有,臣绝无他意。圣上所言,下臣诚惶诚恐,请圣上恕罪。” 刘隆不置可否,目光扫过殿下坐在席子上的 大臣,说道:“国家蒙灾,百姓困苦,诸卿更要关心百姓疾苦。” 邓绥接着道:“大汉连年水旱,我等君臣正要同心同力同德渡过难关。诸卿,圣上所言极是,国家政事繁多,诸位要将精力多放在政务上。” 朝会散去,刘隆悄悄问了江平那人的名字,准备将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面。 邓绥见刘隆如此讨厌一个人,问他缘故。 刘隆一脸郑重地答道:“我并非讨厌这个人,而是讨厌这类行为。当初王莽身灭,围在他身边要求奉天法古的儒生要占很大的原因。” “今日因为灾异改了年号,明日又会不会因为灾异改了名字,后日说不定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不问苍生疾苦,反寻鬼神慰藉。长久以往,怕是国家都没了。” 邓绥闻言笑道:“隆儿通透务实。” 刘隆摇摇头说:“这些人纯粹是痛不着身,每日优游读书,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挑出个糟粕,就奉为治国理政的精华,实在是误国怠民,罪大恶极。” 邓绥听到刘隆愤愤的言语忍不住笑出声,她其实也讨厌这样的人。干啥啥不行,抢理第一名。 “快去上课,省得迟到了。”邓绥催促刘隆道。 “哦……” 刘隆回前殿换上常服。临走之前,嘴上说着“不讨厌这个人”的刘隆还是诚实地在屏风上写下那个大臣的名字。 哼。 孟夏,京师和附近的郡国又旱了,并且伴随着蝗灾。 “唉……”刘隆长叹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