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同人)道可道_分卷阅读3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6 (第2/4页)

才慢慢悠悠从家往十里外的书院走,等黄昏初降之时,便罢课归家,从不托课,就算遇到再关键的地方也留到明天再继续讲下去,一天中再除却午休,授课的时间基本上只有三四个时辰。

    有时候黄蓉想下山了,她便索性挂起几天的“免课牌”,等一家人在山下玩够了,再回来重新开课。

    王道一讲学,一不为贪图学费,二不为培养学生去考功名,因此节奏也随性的很,一点也不急功近利。可说来也巧,或许就是她这般毫无压力的授课方式,使得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乐意来她这里求学。

    人都说古代对女子偏见颇重,这话总体来看没错,但也不能忽略了个别特例。只南宋一朝,前有披挂上阵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梁红玉,后有一代婉约词人李清照,这些女子个个受宋朝百姓爱戴称赞,那么现下,为什么就不能再有王道一呢?

    小小的讲坛被朝廷扩建成了颇具规模的书院,管理起来就更需条理了,王道一虽不贪图钱财,但管理书院总是要经费的,况且她也不能白白付出劳动,让学生都觉得知识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吧。所以但凡讲学授课,从孔子到朱熹,古今圣贤都没有不收束脩(学费)的道理。

    王道一收束脩的方式也很柔性。大体全凭学生自觉,自觉家境殷实一点的学子,就多交点,交一金;家境一般的,便少交点,交一两便可;实在是很贫苦的,就只交一个铜板也行,意思一下得了。她的原则是,束脩多寡都没关系,只要是来认真求学的,她都不会难为人家。

    如此又过两年,桃源书院里的学生已达三千之数,天下学子蜂拥而至,络绎不绝,王道一的学问竟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