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朱元璋灵机一动 (第3/5页)
的活命办法,就是逃荒。 一般来说,灾民们逃荒的方向,就是京师。 从河南出发,到南京京师,直线距离约莫上千里地。 古代的道路,显然不是那般好走,弯弯曲曲,灾民们只能用步行赶路。 可没有资格使用驿站。 普通百姓的脚程,一天大约在三四十里地的时候。 这些逃荒的灾民,饿着肚子赶路,偶尔还要乞讨,自然更慢。 自水灾出现,饥荒爆发后,最快的第一批灾民,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抵达京师附近。 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显然要想办法解决这饥荒问题。 这第一批到来后,后面自然还有大批的灾民。 其中的难题就在于,哪怕朱元璋是皇帝,也不可能天天养着,必须要让他们回去。 水灾治理好了后,还是要他们继续种田才行。 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把灾民稳住。 而据各地奏疏上的消息,这次灾民的总数目,约莫有二十万之多。 二十万灾民是什么概念。 整个大明目前的常备军力,也就是百万出头,这灾民的数量,直接就达到了整个大明军力的五分之一。 当然,若是不管不顾,二十万灾民真正能够抵达的京师的,恐怕一半都没有。 朱元璋曾经也是流民,对此深有感受。 自元朝开始,小冰川时期到来,各种灾乱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