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基建跟不上和准备闪电战灭大丰 (第4/7页)
一起交给张平贵。 张平贵见女王和季相对他们这小小贫县,如此重视,哪里还会去打听这些东西从哪来的? 万分感激地收下,带百姓一起致富。 意外的是,李凌薇在当地山上发现一大片山栀子,当地人都是摘一些做卤药,或是有妇人摘一些染布。 不过因为染布技术不行,染出来的颜色不正,只能自家人穿,卖是卖不出去的。 这年头百姓的衣裳,多是褐色、土灰,深蓝,棉内衣也是米黄色。 只有嫁衣才是红色,也不是鲜艳漂亮的大红,多是枣红或是土红,很容易就掉色。 再有就是寿衣颜色鲜点。 像后世古装剧中,百姓身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在街上行走,根本不可能! 就连七品以下的小官,家里也穿不起颜色鲜艳的衣裳。 这年头颜色鲜艳、材质好的布匹,就是后世的奢侈品,平头老百姓,没人会买。 终其原因就是,染料都是天然物,或植物或矿物,没有化学染料。根本没法大规模染出有颜色的布料。 在看到湿洼之处长的遍地蓼蓝草之后,李凌薇瞬间替当地百姓想到一个致富产业。 先回空间查资料,山栀子和蓝染的技术。 山栀子要用醋来控制黄色,蓼蓝用酒糟和石灰发酿…… 同时,淮南道也适合种棉花…… 李凌薇在空间看了一夜的技术帖,翌日又将染布、织棉工具图找出来。淮南道还没有工匠,让人连夜送到严州给陶春花。 由严州定制一批工具送来,然后将手抄的染布技术交给季清哲,他重新排版编册后出版成书,再给张平贵。 待李凌薇亲自将那染布工艺书和棉花种子,以及特许竹桥县荒地广种花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