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阅读理解 (第2/4页)
是如此,堂上诸公大错特错,拿当逢迎拍马当艺术标准,我替王吉山鸣冤不服!” 王逢元恨不能把朋友们的嘴堵上,踏马的这时候能不能不要再提我了? 还一口一个大作,这是恶心谁呢?还敢代替我指责堂上大佬们,这真的是队友吗? 心累,这届朋友真不行,得考虑换一波人。 “哈哈哈哈!”忽然有人大笑了几声,“尔等只在字里行间寻章摘句,岂不闻功夫在诗外乎? 依我看来,此诗作者水平如何倒在其次,但其人洞察力才是机敏无双!其中关窍,吾已了然!” 这个论调与众不同,登时就吸引了不少人旁听 却见这个二十余岁得士子做了个罗圈揖,自我介绍道:“在下何良俊,松江府生员。初至南京,人生地不熟...” 立刻有既懂事又性急的老司机叫道:“在下带路!明日在秦淮河画舫作东道,请何兄弟畅饮!” 何良俊表示了下谢意,然后才继续解说:“你们只看正文,但却没注意最关键一句在于序言么? 思汉唐之音,又闻有明公来镇南京,这一句才是要害!这句是写给谁看的?是新来的王兵部浚川公!” 这里所说的王兵部浚川公,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新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王廷相,号浚川,所以称为浚川公,坐在主堂上首座的那位。 被点拨了这么一下,众人顿时若有所悟,频频点头,是了是了,应该没错。 王廷相可不仅仅是个高官,而且还是弘治、正德年间赫赫有名的复古派七才子之一,与文坛领袖李梦阳等人并列。 而复古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