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_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第3/5页)

只一想到家里的两男人,她便不由地重新端坐,耐下性子重看第二遍...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骤凉,秋冬不辨,这天傍晚,杨思焕坐在学舍里打着摆子,伸出冻紫了的手合上书,闭目默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意思是...”

    “啧,你莫不是在背《四书集注》?恕我直言,这样很蠢。”不知何时张珏坐在她身边,来回翻着她的书道。

    杨思焕闻言睁开眼睛,问:“那你说应该怎么背?”

    张珏托腮勾起嘴角:“要我说,根本就不用背。多看几篇八股文自然就理解了。”

    杨思焕:“....书还我,不要打扰我。”

    “真的,与其干巴巴地背下来,不如自己照着集注多破几次题。”

    听她一本正经地道,杨思焕思忖片刻,觉得好像有点道理,谢过她之后准备收拾东西走,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为何不去国子监?”

    与明清相似,犁朝乡试的卷子分朱卷和墨卷,考生自己写的是为墨卷,墨卷交上去之后会被糊住姓名、籍贯,并且编好字号,由专人以朱笔誊抄一遍之后才会交给考官批阅。

    那朱笔誊过的就是朱卷,国子监监生的朱卷会被标上“皿”字的标志,单独评阅。并且从几年前开始,犁朝规定每次乡试国子监监生中至少有三个举人的名额。

    这样一来,国子监监生中举的几率比其他试子高得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