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46 章 小四书 (第5/6页)
就是一种奢侈。 而全国知名的大儒做老师,更是奢侈中的奢侈。看谢玄英,就知道她的教育资源多么珍贵难得。 程丹若以比高考更刻苦的姿态,来迎接他的教导。 她首先把《史学提要》背了下来。 第一卷是上古、五帝、春秋战国时期。 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前,天地一片混沌,如同鸡子,都是老生常谈,姑且略过不提。五帝就要讲到伏羲太昊神农氏,其实就是人类早期的部落,奴隶制形成。 很多知识点她都知道,巩固记忆的同时熟悉古人的遣词造句。 平时大家说大白话,自不要紧,可落于文字,还是要注意辞藻用语,尽快熟悉文言文的写法,于她今后必有益处。 这夜,程丹若背到武王伐纣才结束。 次日上午,用过早膳,晏鸿之单独叫来程丹若,与她讲史:“尧有子丹朱,却让位于舜,此乃大德……” 程丹若听得专注。 古人讲历史,和现代人说历史截然不同。现代的历史课,记得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某件事的意义。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七国纷争的局面,对后世有这样那样的影响。 但古人注重的是帝王将相,皇帝是不是贤明,懂得亲贤臣远小人,臣子是不是有私心,有没有好好辅佐皇帝。 如《过秦论》所言:“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他们认为,只要君贤臣忠,国家就不会灭亡了。 一言以蔽之,古人也会总结朝代兴替的原因,但重点是帝王将相,好像历史是由少数人的贤明和昏聩决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